反击开始
BenchMark坐不住了,开始反击。
首先摆明观点:Uber需要一名新的CEO,但只要Kalanick一天还留在董事会,Uber便一天找不到新的CEO,因此Kalanick必须离开董事会。
继而行动开始,Benchmark状告Kalanick的“欺骗”违法,试图将Kalanick彻底逐出董事会。如果Benchmark能够赢得此次诉讼,Kalanick将无法回到自己创立的Uber。
问题来了,为何早期投资Uber的Benchmark,一直咬着Kalanick不放
即使在公司的经营方式,双方存在分歧。但作为一家投资公司,当然希望自己投资的公司能够有一个好形象,而Kalanick不仅让Uber陷入许多负面的旋涡,更重要的在董事会的势力中,Kalanick要大于Benchmark很多。
雷锋网浏览Benchmark的申诉发现,在2016年Kalanick主张新增投票人之前,Uber共有8位投票董事:
1位由Benchmark任命的表决董事(最初由BillGurley或MattCohler担任)
1位由TPG任命的表决董事(最初由TPG创始人DavidBonderman担任)
1位由Expa-1任命的表决董事(最初由Uber联合创始人GarrettCamp担任)
UberCEO同时担任表决董事(最初由Kalanick担任,现在空缺)
4名由多数UberB类普通股票持有者任命的表决董事(其中两位最初由Uber首位CEORyanGraves和谷歌风险投资代表DavidDrummond担任)
另外两个席位当时空缺,其中一位应为独立董事
雷锋网还发现,Kalanick现在拥有Uber大约10%的股份,Uber35%的B类普通股票,以及大约16%的投票权。而Benchmark相对应的数字则是13%,0.5%,20%。由Kalanick的B类普通股票持有率来看,Kalanick在董事会依然有很大的势力。
雷锋网结合彭博社的资料了解到,现在Uber还是只有8名董事:
MatthewCohler(Benchmark任命的董事)
DavidTrujillo(TPG资本的合伙人)
ChengWei(程维,现滴滴出现CEO)
YasirbinOthamanAl-Rumayyan(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会的CEO)
AriannaHuffington(Thrive全球控股的创始人,填补了当时的两位空缺)
WanMartello(龚万仁,今年加入,原来在雀巢工作,接替了DavidDrummond)
RyanGraves(Uber第一位员工,首任CEO)
TravisKalanick(Uber前CEO)
因此,可以确定的是,RyanGraves是Kalanick的同盟,在董事会中Kalanick至少占有两个席位。如果再加上另外两名还未任命的董事名额,Benchmark原来在董事会的地位就会被稀释掉。而Uber将会成为创始人即Kalanick独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