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互联网时代,包括在线旅游的很多行业非常看重流量和客户转化率。高流量是吸引投资人最直观的优势。
根据公开信息,去年5月,马蜂窝公布:用户月游记已达到13万,累积点评超过1.8亿,独立用户数突破1.2亿,MAU超8000万。
但去年10月份,一篇叫《估值175亿的马蜂窝 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将马蜂窝推至风口浪尖,直至其平台点评数据造假,充斥着水军。
马蜂窝当时的回应是,在平台UGC内容数据中,游记和攻略占比是78.91%,都是用户真实的情感和回忆,也是马蜂窝内容的真正价值;而点评内容仅占2.91%。
这次风波似乎没有影响马蜂窝的融资步伐。企查查显示,马蜂窝目前已完成6轮融资。其中,被质疑数据造假后还完成了2轮。
但资本加入,不是为了情怀来的。大量资本参与后,马蜂窝也被质疑初心变了,并传言要推动挂牌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数据造假风波后,马蜂窝似乎再没在公开渠道讲过公司运营数据。据称是存在新客难增长问题,以至于难以推动IPO。
再者,从外部环境看,原来梯队里,携程、去哪儿、飞猪保持势头,坐居在线旅游行业前三名;“新生代”里,玩转社区的小红书、玩转各种视频的字节跳动逆势来袭。马蜂窝单靠用户找内容的模式已跟不上潮流。
马蜂窝要变、在变。
马蜂窝内部今年进行了业务架构调整改革,最近也推出新战略,而这两次大动作都伴随着裁员消息传出。
今年四月,马蜂窝将业务架构调整合成新四大业务中心,分别是内容中心、交易中心、数据中心、用户增长中心。在这次架构调整中,相应的,很多部门就此解散,当时同样传出马蜂窝要大量裁员。
在12月12日,马蜂窝发布2020年“攻略+”营销战略,即依托攻略构建与产品、数据、创意、IP相结合的营销服务体系。
陈罡认为,以“服务”为核心的体验经济1.0,全面转向以“交互”为核心的体验经济2.0。基于此市场趋势,马蜂窝发布了新战略。
按照马蜂窝旅游网副总裁周默当时的意思,马蜂窝基于不同场景、不同圈层打造的内容生态,将实现用户从“找内容”到“逛内容”的行为路径转变,并借助大数据完成从“人找内容”到“内容找人”的升级。
如果说,以前的马蜂窝更讲究用户在前端的搜索体验,那接下来,马蜂窝将更重视后端,并向对用户实现更精准营销、更智能推荐的方向加快迈进。
如此,那么满足原有技术团队能否满足新战略需求?通过“人员换血”能否改变马蜂窝现状?
对于裁员传言,目前马蜂窝仍未作出回应,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不管是不是病急乱投医,对于马蜂窝而言,也是在寻找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