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用户没有忠诚度,那补贴视频生产者呢?
腾讯的微视就曾造成过另一堪称“灾难”的补贴案例。微视发布的4月独家内容结算规则显示,达人发布一条视频,只要72小时内流量达到1000、点赞50以上,就能拿到300元补贴。但2018年6月据《新京报》报道,视频达人表示,按照这样的规则计算,本应拿到的补贴要不没有,要不缩水。有视频达人表示“该给1万但只收到了100”。
而这场补贴灾难背后,是微视发放规则模糊、补贴前多后少节奏混乱、结算流程缓慢等因素。
这两个典型例子都证明同一个道理:在短视频行业,赤裸裸的现金补贴所带来的用户或内容生产者的暴涨,也有相应的快速流失的可能。或者说,用现金补贴的勤奋和壕气,掩盖产品内容运营的懒惰和错误,几乎没有意义。
事实上,现金补贴这剂“兴奋剂”,也正在短视频行业中逐渐失效。
今年抖音、快手、微视均在1月28日左右宣布或开启春节红包玩法,而记者查询七麦数据发现,这三款App在iPhone上的下载量排名相交此前三个月,并没有大幅提升。
其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
①金额太小却耗时耗力,红包没诚意;
②互联网红包大战进入第六年,用户新鲜感逐渐丧失;
③年年集卡集字的玩法套路太深且没新意;
④红包内各种广告不断;
⑤提现困难周期太长。
总而言之四个字:太过套路。
完善产品内容修炼企业内功,进而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创新、内容的差异化获取、运营的差异化提升,才能提升用户和内容生产者的粘度,才是短视频的正道。
然而,每逢春节,整个短视频行业就陷入“能力不够补贴来凑”的风气中,形成一种“不补贴就不算运营”、“不补贴就必定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僵局。
想到这,不得不佩服张小龙毅然退出和支付宝的红包大战的破局勇气。
别再拿几毛钱红包忽悠用户了
最后,真的,我替短视频用户说一句:
春节看个短视频就为求个轻松娱乐,
别再用几毛钱红包忽悠人了,
更别再发集卡信息烦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