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也在另一角度解释了,为什么腾讯视频,不像腾讯音乐那样分拆上市。因为分拆后,腾讯的增值服务数据将非常难看。
以前不明白,腾讯视频明明比爱奇艺好,为啥不上市呢,这个疑问瞬间解释清楚了。
无他,唯遮丑已。
当然,另一方面说明,腾讯业绩的增长发动机引擎,在去年王者荣耀暑假后,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成为集团的发动机,甚至出现拖后腿的情况。这也是与宏观的国家游戏政策,是吻合的。
当然作为投资人,我是非常肯定腾讯在游戏方面统治力,而且认为游戏行业,是文娱行业里的明珠,现阶段的政策,只是特殊情况,不具备长期持续性。
一句话,我个人认为,文娱行业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主要高速增长器,无论是电影、游戏还是歌曲,平均估算下来,都可以大致给出两倍GDP年化的增长率。
现阶段游戏,和12、13年的“茅台腐败酒”那时候的氛围,是类似的。
游戏行业,还大有作为。腾讯游戏的衰退,是非市场性的、非产业性本身成长造成的,衰退本身不可持续,但这场游戏版号的风波,持续多久,这个是没法算命的。
三、腾讯增长引擎换了,微信变现时代来临
另一方面,我看到“其他”业务的持续增长,从15Q4的5%左右,持续增长到18Q3的25%。
其他,是指支付、云计算等相关业务。腾讯也首次单独披露云计算,就是因为数据增长比较好看,目前已成为新的增长点。
在过去几年,游戏业务趁着3G、4G时代技术变化,成为拉动增长的关键因子,不过当下已经失效。而围绕着支付、小程序、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广告等微信流量变现,持续增加到25%,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下一季度,将继续拉动公司收入利润增长。
这个过程也是可持续的,微信在变现方面,还大有作为。
因此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判断,腾讯的增长引擎,发生了变化。游戏增值业务,由于文化政策因素,短期内(多短、持续多久,不敢给出肯定答复)失去了引擎的作用,现阶段由支付、小程序以及云计算,也就是其他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总结
腾讯的增长引擎,发生了可逆性变化。
由过去的游戏增值,变成了两架车,一是投资收益的变现,大量被投资公司上市,释放一次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另一个是支付、云计算的“其他”快速增长。
而投资收益,绝大部分是来自微信流量池的变现——战略投资,只不过现在是腾讯收获果实的季节;另一方面,支付、小程序等快速增长,更是来自微信流量商业化变现的结果。
微信变现的强度,也许就是腾讯股价的高度。
当然,或许等腾讯这些来自投资的一次性收益释放完毕后,可能游戏行业的政策放松,游戏再一次成为增长引擎,但这是后话。
(也有可能5G、VR等新技术来临,游戏行业又迎来一个增速狂暴期间,犹如过于三年,腾讯在3G、4G来临,端游盛行带来利润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