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团的核心竞争力能赋予美团打车什么?
聊完了市场和用户,接下来我们回归到美团公司本身。
我们都认可美团是一家优秀的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培养起了一些独属于美团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看,大概有这样几项:
成熟的配送团队
强大的线下地推团队
强大的基于城市单元的团队搭建和管理能力
成熟的O2O服务入口
完善的O2O用户资源
但是,这几项能力对于美团做打车业务,其实帮助都不大。
首先,成熟的配送团队对于打车业务几乎没有帮助,我们总不能让送餐小哥直接送人吧。。。
其次,线下团队及团队管理能力帮助也不大。滴滴早年间也是一座城市接着一座城市的开拓市场,程维曾经还亲自到火车站给司机发传单,再加上他是淘宝“中供铁军”出身,很难说双方在线下团队上有根本的差异。更何况,现在的打车业务已经过了需要靠地推人员面对面推广的阶段了,相比起地推,产品策略,技术效率与运营手段更加重要。因此,这一项能力其实帮助也不大。
最后,再看O2O的入口和商家资源。这件事我们得从两个角度来看,如果美团打车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个时候接入O2O业务,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但是,在美团打车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时候,将O2O业务与打车绑定起来,反而有可能会因为打车的体验太差导致对商家的评价下降。所以,对于美团来说,在打车业务的前景尚未清晰以前,O2O业务上的优势,很难说有什么直接的帮助。
因此,如果总结一下,从打车的业务逻辑,美团打车的产品价值,以及美团自身优势对美团打车业务的帮助这三点来看,美团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与滴滴的战斗,成本非常之高。
对比当年滴滴与快的的战争,仅在14年上半年,双方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投放了24亿元的补贴才逼得双方投资人握手言和。今天美团要花的钱只多不少。假设我们刚刚的计算正确,美团想要在上海一地获得绝对的优势,至少也要在一个月投放出1.2亿元人民币的补贴。
当然,对于美团来说,虽然短时间全面超越滴滴很困难,但是,在某些细分市场上,美团想要战胜滴滴还是有可能的。比如说,美团在南京的表现就可圈可点,如果美团能够坚持一段时间,聚焦在二三线城市,做精细化运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之路”,也有可能一点一点蚕食掉滴滴的市场。
但是,这个路径走起来会非常漫长,也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同样是农村包围城市,当年我党用了整整18年的时间才最终取得全国胜利,如果对于美团来说,打车业务真的是战略中重要的一环,可能真的要有坚持两到三年,并且干大量脏活累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