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业科技网

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2)

来源:肥肥猫    时间:2018-01-25 11:32:35    肥肥猫

三过去的成功也可以成为一种负担

不可否认上海90年代引入外资总部经济是一场巨大的成功。

外资在铁幕外足足等了几十年,憋足了一股劲快速涌入,这波资金直接引爆了上海经济的起飞,再加上国家在当时放松了对上海的税收上缴义务,上海财政终于有钱进行基建升级,这才有了徐匡迪时代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力波啤酒在2000年的时候推出了一个电视广告歌叫《喜欢上海的理由》,给上海人黄金般的90年代做了个里程碑式的总结,当时几乎所有上海人都会唱这个歌。

在90年代的时候中国本土民营经济还很弱鸡,基本上都以初级加工品为主,苏南浙江的乡镇企业只能做做炒瓜子和塑料脸盆,传说中的牛仔裤换飞机就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而当时进入上海的外资都是通用,大众这种公司,一来就是一条先进生产线,产值把民营小虾米爆成渣。上海人骨子里二三十年代留下的买办血液被瞬间激活,立刻把这波红利啃了下来。

因为这轮大发展的记忆实在太过深刻,以至于外资和总部经济深深的刻入到了这座城市的记忆里,严重影响了其后的发展路线。上海人上到政府官员,下到街坊大叔,对外资往往充满了无限的敬仰,而对民营经济留下的印象就一直停留在村炮和土鳖的阶段。这种偏见造成了整个城市的买办文化和高级打工仔文化成为主流价值观。

上海的国际化其实就是买办文化。过去上海的名校学生以进世界五百强为目标(当时500强基本可以和外资划等号),在五百强里打工的人都觉得有面子。哪怕是国企个个都觉得土。没想到现在风水轮流转,最有成长性的反倒成了中国本土企业。

前几天问了一家荷兰500强上海办公室的人,他们居然到现在工资还停留在6,7年前的水平。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现在已经开到多少钱?没概念的上网去搜一下,吓死你。那些一毕业就进外企的,现在也就过个中产日子,基本都卡在玻璃天花板进退不得,一把年纪了还要天天看大老板的脸色,和那些身家过亿的BAT早期员工同龄人的差距早已是几辈子也追不上了。

四拜错师傅学香港

董建华说得一口老派上海话,比90%的上海人说的好听的多。因为香港上流社会中的上海籍政商人士和上海的特殊历史渊源,这群人一直以来是上海市政府的座上宾。也因为两个城市有共同的西方殖民地背景,导致上海的管理层在90年代的时候直接借鉴了香港的许多城市发展经验。

这些经验在当时看来是先进的,但现在随着香港自身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回头看这些发展思路,其局限性其实给上海埋下了不少祸根。

香港给上海上的最坏一课就是房地产经济。董建华后来自己就掉到这个大坑里到今天也没爬出来。当然房价这个问题其他城市也不能幸免,但因为其他城市除了房价以外的成本并不高,所以房价造成的营商成本尚可接受。上海则不然,各方面成本高企,房价再翻上几番,那中小企业基本就没活路了。

香港自己现在就为此所困,如果你很久没去香港的话,你再去会发现很多老字号现在都找不到了,因为房租太贵,所以每天都在不断的关张。沿街能活下来的都是那些高附加值的金店化妆品店,以及满街的房产中介。老字号尚且如此,普通年轻人要创业搞点小餐饮什么就更没戏了。所以才有这么大的怨念,成天搞事。如果能像大陆现在这样,互联网提供这么多新的机会和可能,我想香港年轻人也不至于戾气爆棚。

上海学香港学错的第二课是精细化管理,直接后果就是上海开一个企业,合规成本太多。精细化管理其实是好的,能带来更好的城市管理水平。但错就错在时机不对,上海和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还远远没到能承担的起精细化管理的时候——要知道精细化管理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是非常非常昂贵的成本。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讲究野蛮生长,先污染,再治理,先擦边,再洗白,太规矩是做不成事的。像马云这种人,在杭州他可以胆大包天搞出支付宝,如果在上海,大概老早就被经侦抓起来了——几十个亿沉淀在支付宝里是闹着玩的?赶快给我研究合不合规,赶快给我关掉。广东那边就更是了,为了留住大户什么都可以谈,连劳动法可以商量。这在上海不可想象,所以需要容忍踩线的行业,上海都发展不起来。

过度谨慎同样也让香港错失阿里,几年前阿里ipo的时候首选香港,结果一群腐儒跳出来说AB股不符合香港公司治理传统,最后马云去了纽约敲钟。香港政府后来终于反应过来了我操我干吗要和钱过不去,终于同意双股权了,但黄花菜都凉了。这种鸡掰气质决定了香港是搞不出互联网的,只能眼睁睁看着深圳把港科大那帮人吸走,自己的数码港最后只能沦为一个房地产项目。

五屌丝完胜体面

无论你是否接受,得屌丝者得天下已经是互联网这个最依赖规模效应的行业的第一信条。整个中国互联网过去10年的发展路径就是一部rise of the rest的故事合集。我们几乎是眼睁睁见证了各种应用和软件一步步的堕落,见证了娱乐内容不可救药的向低智商方向滑去。到今天为止,体面和高雅已经全面溃败。

屌丝们的数量是压倒性的,这意味着从商业最大化的考虑,最理性的选择是把你能动用的所有的资源都堆给屌丝们——你要揣摩屌丝的心理,你要压抑自己critical的品味,你要忍着恶心去伺候好他们那些愚蠢恶俗的需求。而作为回报,你可以从中国无穷无尽的屌丝身上榨出巨量的财富。而这正是大部分互联网巨头崛起的不传之秘。

这个过程对上海人来说,实在太难了。因为对高级品味的追求和对低级品味的鄙视是刻在他们血液里的东西。他们很难忍着恶心去serve那些自己所鄙视的人。上海的城市气质和残留的互联网人才,相当不适合中国互联网后半场那种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可以说他们在对产品的设计和理解这件事上已经跟不上中国屌丝们狂奔的步伐了。

这种“节操”和“底线”让上海在互联网大潮中错失了无数发财的良机。因为本次互联网泡沫本质是以消费傻逼为动力的泡沫,哪个地方屌丝越多,哪里的互联网发展的就越好;哪些人骗屌丝的水平越高,哪些人的互联网创业就能做的越好。假医假药广告,卖假货,约炮色情,这些都是BAT的第一桶金。企业都有原罪,越是爆发原罪越大。上海太decent,第一桶金就这么没了。

我身边的上海人,要创业的人说出来的想法都无比文艺高端清新——这显然不可能有前途,因为他们幻想中那些高层次高消费的人们,数量级比起屌丝那是沧海一粟。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上海本地的网红店根本赚不了钱,只是场面好看而已。

这种差异在文化领域体现的最淋漓尽致,上海的本地文化决定了他们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一种“小资、矜持、低调”的文化特色,像很多地方卫视那种大大咧咧,说话和行为经常出格的综艺根本不是上海人的菜,但也正因为如此,以雷人、奔放和大尺度来吸引屌丝的内容制作团队,能抓住全国的屌丝的心,迅速获得流量而暴富。

【责任编辑:徐菲菲】

声明:来源非IT商业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频道精选
ARMGPU漏洞暴露安卓升级困局,谷歌Project Zero团队谴责厂商偷懒行

ARMGPU漏洞暴露安卓升级困局,谷歌Project Zero团队谴责厂商偷懒行

谷歌的ProjectZero团队的终极目标是消除世界上所有的零日漏洞,而鉴于近期爆发的ARMGPU漏洞
ARM 手机 GPU 漏洞 谷歌
决战辅助驾驶下半场 极狐、长城、小鹏等车企角逐城市NOA

决战辅助驾驶下半场 极狐、长城、小鹏等车企角逐城市NOA

今年下半年以来,小鹏、极狐、吉利、长城等车企纷纷推出搭载城市 NOA功能产品。
极狐 长城 小鹏 汽车
三星Galaxy S23 Ultra或搭载超声波指纹解锁:识别精度更高更安全

三星Galaxy S23 Ultra或搭载超声波指纹解锁:识别精度更高更安全

随着第二代骁龙8旗舰芯片的正式亮相,一大波搭载该芯片的顶级旗舰很快就将迎来第一波大混战
三星 通信 超声波
分手在即 网易给玩家发问卷调查:你还会玩暴雪游戏吗?

分手在即 网易给玩家发问卷调查:你还会玩暴雪游戏吗?

据官方介绍,2023年1月24日0时起,正式停止暴雪游戏产品的运营,关闭战网登录以及所有游戏服务器,同时关闭客户端下载。
网易 游戏 暴雪游戏
软银研发出以无人机探测灾害被埋者手机信号的技术

软银研发出以无人机探测灾害被埋者手机信号的技术

日本软银现公布了一项新技术,可通过小型无人机探测灾害中被沙土瓦砾掩埋者的智能手机信号并锁定位置。
软银 互联网 手机信号
马斯克:若推特被谷歌苹果下架 将生产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

马斯克:若推特被谷歌苹果下架 将生产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

据国外媒体报道,马斯克在推特回复网友称,如果谷歌和苹果将推特从应用商店中移除,他将生产一款自己的智能手机作为替代品。
马斯克 手机 谷歌 智能手机
消息称美国FTC可能提起诉讼,阻止微软以69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

消息称美国FTC可能提起诉讼,阻止微软以69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

据Politico周三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可能会提起反垄断诉讼,以阻止微软公司对视频游戏发行商动视暴雪公司以690亿美元进行收购。
微软 互联网 动视暴雪
挖台积电墙角 三星3nm喜迎4大客户:百度也有参与

挖台积电墙角 三星3nm喜迎4大客户:百度也有参与

三星也在想办法提升良率,不过更关键的还是如何拉到大客户,韩国媒体表示三星在这方面也不是没有进展,除了三星自己的芯片部门,还锁定了四大客户。
台积电 通信 百度 三星
两大服饰“抄袭惯犯”对簿公堂:江南布衣诉森马开庭,同病相

两大服饰“抄袭惯犯”对簿公堂:江南布衣诉森马开庭,同病相

昨日,江南布衣服饰与浙江森马服饰的案件开庭了。双方就著作权权属、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对簿公堂。
江南布衣 互联网 森马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韩国已注册2.7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中占近2%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韩国已注册2.7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中占近2%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中,除了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通过氢与氧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进而驱动车辆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燃料 汽车 新能源汽车

2017-2019 Copyright © IT商业科技网 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8040629号 豫公网安备110102003388号

技术支持:沿亮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