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本的Echo Dot价格不贵,起价59美元,还配有一个LED显示屏,在设备的织物外壳下有一个时钟。
自今年早些时候亚马逊收购家庭Wi-Fi路由器Eero以来,该路由器首次进行了重大升级。新Eero比以前更容易安装,并更新了亚马逊承诺将为用户提供全家庭WiFi覆盖的新技术。
亚马逊还宣布了一项名为Sidewalk的新无线技术,让用户在比Wi-Fi或蓝牙等无线网络更大的范围内控制他们的家庭设备。
除了新的硬件,亚马逊还推出了新的Alexa功能,包括为智能门铃添加了语音助手。这一更新使得Alexa在用户家门口与客人互动时更具对话性,包括询问Alexa是否可以带口信,或者告诉快递员包裹应该放在哪里。
Alexa还有一个新功能是可以用AI模仿名人的声音。用户可以选择演员塞缪尔·杰克逊(Samuel L. Jackson)等名人的声音来告诉他们天气、设置闹钟和播放音乐。该功能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Echo问世,一骑绝尘
对于亚马逊来说,Fire智能手机和Echo智能音箱几乎是同时进行开发的。
五年前,贝索斯在Echo语音业务和Fire手机业务之间做了一个抉择,手机业务被放弃,亚马逊将战略重点放在了语音业务上,即使面临着来自谷歌和微软的竞争,Echo仍能后来居上。
在2019年致投资者信中,贝索斯解释,发力语音,也是缘起对智能手机业务的探索,“虽然Fire智能手机失败了,学习团队(以及开发人员)却从中汲取了教训,加快了对Echo音箱和Alexa人工智能助手的开发。”
贝索斯也在致投资者信中进一步解释,发力语音,甚至不是基于传统的市场调查,而是团队抽离性思考的产物,“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顾客提出想要Echo音箱,这绝对是我们进行抽离性思考的产物,市场调查没有任何帮助。”
“如果你在2013年去见一位顾客,说‘你想在厨房放上一个跟筒装品客薯片差不多大小的黑色圆筒吗?你可以和它交谈和提问,也可以打开你的灯,播放音乐。’我向你保证,他们会很奇怪地看着你说‘不,谢谢。’”
经验主义往往正确,却并不一定能促成成功,正是这种基于非传统市场调查的抽离性思考产物,成就了如今的Alexa。
2014年11月,亚马逊推出第一款智能音箱Echo,相较此前的WiFi音箱、蓝牙音箱,Echo的实际功能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其将智能语音技术带入这一硬件。
内测半年后,在2015年6月正式发售。据CIRP数据显示,2015年Echo全年出货量达到250万台;2016年销量再次翻倍,全年销量激增到520万台;而自第一代Echo问世以来,客户购买的搭载Alexa的设备总数已经超过1亿台。
从Alexa技能数量来看,截止2016年6月,基于Alexa的技能数为1000个;此后,随着智能音箱在市场上逐渐被认可,技能数暴增,到2017年年底,基于Alexa的技能数达到2.5万个;2018年年底,Alexa技能平台上技能数已经超过7万个。
贝索斯则在2019年致投资者信中表示,去年,Alexa理解请求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提高了20%以上,同时增加了数十亿条事实信息。开发人员将Alexa的技能数量增加了一倍,达到8万多项,2018年客户与Alexa交谈的次数相比2017年增加了数百亿次。内置Alexa的设备数量在2018年翻了一倍还要多。
Alexa后来居上,使得此前在智能手机上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的智能语音技术,将一款传统硬件带“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带来了智能硬件整个行业的爆发,以及各大巨头公司的先后入局。
在语音领域早有布局的苹果,将硬件应用重点转向了Apple Watch;谷歌则紧随亚马逊步伐推出智能音箱,在随后几年的竞争中一度与亚马逊旗鼓相当、不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