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业科技网

种出来的鱼肉!10万一斤的人造鱼,你还敢吃吗?

来源:硅谷密探    时间:2018-05-20 11:45:10    搜狐科技

小探很喜欢吃日餐,不过日餐又贵分量又小,好吃是好吃,但吃完了常觉得意犹未尽、没太吃饱,而且付账时心还隐隐作痛。大家有同感吗?

对了,你猜日料店哪些菜最赚钱?别急着回答,先好好想想:。。。。。。。

答案:味增汤、小凉菜、白米饭!

纳尼?怎么会是这些不起眼的“边角料”?利润最多的,难道不应该是动辄几十、几百的寿司吗?

其实还真不是!一家中档日料店里,一份寿司的利润其实也就 10% 左右,主要原因除了寿司师傅贵、就是鱼肉本身贵。

寿司师傅一时半会儿替代不了,但鱼肉有可能可以更便宜!上周,小探开了整整一个小时的车,实地探访了位于加州伯克利的 “鱼肉种植” 公司 Finless Food(“无鳍食物”),他们想用“人造” 的方式,把鱼肉 “种” 出来给你吃!

小探听到了这个消息,赶紧跑去一探究竟。你们看,小探为了吃,啊不,为了工作,是不是还挺拼的?

像种菜一样种鱼?

听说过像蟹棒这种用别的材料模仿海鲜的质感的,不过“种植鱼肉”,小探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那么,这样的鱼肉到底是怎么“种” 出来的呢?

Finless Food 的 CEO Mike Selden 告诉小探,他们 “种” 的其实是鱼的肌肉,你可以把它简单粗暴地理解为 “种鱼柳”。

首先,实验室会从一条健康美味的海鱼身上拿出一小块鱼肉,用于采样并分离出他们需要的细胞。我们以后吃更便宜的寿司的全部希望,就寄托在这细胞上了:只要条件合适、给足养分,这个细胞就会分裂、繁殖、长成鱼肉。

为了创造让 “鱼细胞长成鱼柳” 的合适条件,Mike 和他的团队会把这个细胞放入一个叫“生物反应器” 的东西里。

生物反应器是干什么的?这么说吧,鱼的细胞是怎么在鱼身体里成长、分裂、长成好吃的鱼柳的,生物反应器就怎么去模仿鱼身体里的环境。

对了,生物反应器是一个有扇叶的、高速运转的、带着营养液的缸,小一点的长这样:

但是,光模仿了环境不管用,还要 “喂养” 细胞。就好比我们吃了东西才能成长,细胞也要吃东西才能长大,而盐、糖、蛋白质,则是细胞生长的三个条件。

盐和糖我们每天都吃,就不多说了。至于蛋白质,Finless Food 会把鱼肉里负责制造蛋白质的 DNA 提取出来,放在微生物酵母里,让微生物来培养这些蛋白质。

其实这种制造方法并不新鲜:奶酪也是这么做的!

相传世界上第一块奶酪,是无意间诞生的:一个小伙把牛奶放到了用羊胃做的包裹里,一路上边走边甩,等再打开包裹一看,惊讶地发现已经凝结成了固体。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酶凝奶酪的过程都需要用到羊的胃内膜。但现在这个过程也用微生物制造:我们把羊胃内膜里的相关蛋白质分离出来、放在微生物里培养生长,以此大规模生产奶酪。否则总不能雇一大群人,大家站在操场上一起甩羊胃包裹吧?所以,如果你能接受奶酪的制作过程,应该也能接受 Finless Food 的人造鱼柳。

又是鱼肉、又是奶酪的,小探忽然很想吃麦香鱼了怎么办...

人造鱼肉和真鱼肉味道一样吗?

小探在一开始听到 “人造鱼肉” 这个主意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心存疑虑的,毕竟是要吃进身体里的东西。人造鱼肉的味道如何?有营养吗?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我们先说味道!

Mike 说,一开始他们“种”的鱼肉种类是鲤鱼,然而...鲤鱼刺太多了,但美国人不会吐刺!因此美国人几乎不吃鲤鱼,大家也不知道 Finless Food “种”出来的鲤鱼肉味道正不正宗。

后来,Finless Food 改种蓝鳍金枪鱼。和鲤鱼相比,金枪鱼在美国常见得多,大家对金枪鱼的味道也相对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觉得 Finless Food “种”出来的鱼和真的金枪鱼吃起来没什么区别。

那营养方面呢?

Mike 说,种植鱼肉其实比野生鱼和养殖鱼都更营养、更有安全保障。种植鱼肉可以依靠技术,对细胞的质量进行掌控,去芜存菁:种植鱼肉既可以保证 DHA、Omega3、Omega6 这些营养成分的比例,还没有野生鱼、养殖鱼体内含有的塑料、水银、生长激素等其他污染,再加上种植鱼肉不存在对环境的破坏,简直一举三得。

小探又好奇了:长期食用人造鱼肉,会不会对健康有什么影响呢?

Mike 的答案是:不会有什么影响。首先,从营养价值和成分来看,鱼肉还是一样的鱼肉,Finless Food 做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生产同一种产品而已。他们在向 FDA 递交的食品安全申请里,也是这么说的:他们只是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制造一种早就在市面上贩卖的食物,因此长期食用普通鱼肉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长期食用 Finless Food 的人造鱼就会有什么影响。

其次,Mike 提到,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现在市场上大多数新品种的食物在上市前,都没有足够时间去检测其长期影响。比如说,西瓜这件消夏神器,一开始是长这样的:

但这么多年来,西瓜一路一直随着我们人类的喜好而“变身”,才有了今天的西瓜。但如果每代西瓜都先做长期测试的话,我们今天就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西瓜啦!

也就是说,只要 Finless Food 的人造鱼肉在成分、营养上和真的鱼肉差不多,那消费者就不用担心。

一斤鱼肉要 10 万?!

人造肉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怎么降低成本?我们知道你很高级、很高科技,但成百上千美金一小块的东西,绝大部分人是不会吃的。

去年九月 Finless Foods 举办试吃活动时,成本价还高达每 450 克 17000 美金!也就是说,一斤鱼肉下来,得10万人民币啊...(真是土豪鱼了。。)

现在,Finless Food 已经把这个数字降低到了 6000 美金 —— 这个价格还是非常高的。到底有没办法能让价格降低到大家能承受的地步?

有!要想降低成本,首先得看成本到底高在哪儿了。

Finless Food 最花钱的地方,就是 “营养介质” 这块,也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盐、糖和蛋白质。想降低成本?糖和盐相对简单些,找更便宜的供应商就可以了。蛋白质这个部分更复杂、也最烧钱,不过 Finless Food 有三个方法压低这方面的成本:

首先,蛋白质最贵的部分是动物血清 —— 500 美金只能买不到一斤。而且由于每头动物的血清不同,质量也很不稳定,所以Finless Foods 现在正在想办法用其他方式取代动物血清。

第二种办法,是回收蛋白质。

听过回收纸盒、回收塑料,回收蛋白质小探还是第一次听说。Mike 解释道,其实鱼肉细胞在蛋白质介质里生长的时候,蛋白质并不会被鱼肉细胞 “吃” 掉。相反,蛋白质里的酶只负责对细胞发出指令,告诉细胞 “快快快,快去吸收盐和糖”,细胞吸收盐和糖后,才会慢慢长成鱼柳。所以理论上来说,这些起着催化剂作用的蛋白质酶,是完全可以充分循环再利用的。如果能成功再利用,成本就能降低不少。

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让细胞更有效地利用盐、糖、蛋白质这些成长介质。Mike 把它叫做 “第二次驯化”:如果说 “第一次驯化” 是人类把野生动植物带入人类社会、并进行培育和养殖的过程,那么 “第二次驯化” 将是人类培养细胞、并让它们更高效利用资源成长的过程。当然了,这是个颇为艰难的长期目标。

说了这么多,种植鱼肉到底能有多便宜?

如果进展顺利,到 2018 年底 Finless Food有望将成本降到 200 美金一斤,这个价格和现在市场上的蓝鳍金枪鱼价格差不多了。

顺带说一句,蓝鳍金枪鱼非常受欢迎,平时在寿司店一小块就要 7 美金。虽然好吃,但因为它处在食物链的上端,把小鱼的毒素都吃进去了,所以蓝鳍金枪鱼身体里的毒素也非常高。而人造鱼肉就不会有这些问题,让人吃得更加放心。

为啥花这么大力气搞人造鱼?

可能会有人想:我们现在鱼吃得好好的,干嘛要花这么大力气研究什么人造鱼呢?

是的,你可能无法想到的是,你饭桌上的鱼,很可能和索马里海盗有关系。没错,因为过度商业捕鱼,造成了一些索马里渔民失去生计,不得已变成了海盗等社会问题。

往大了说,人类现在过度捕捞,给环境造成了很大伤害:有数据表明,世界九成以上的鱼种被过量捕食,造成生态不平衡的同时,也意味着野生鱼的数量已经难以再增加。

往小了说,如果我们再不采取一种新型的渔业养殖方法,鱼就会越来越难吃、越来越不健康了!

捕鱼业也被称为 “反向农业”:一网下去,好的鱼留下来了,而我们看不上的、相对差的鱼却被扔回海里继续繁殖。长久以往,鱼类基因会越来越差。

与此同时,随着海洋污染,预计到 2050 年时,海洋里的塑料会比鱼的总量还多!而越来越严重的水银污染也会影响到海鲜的安全。

野生鱼不够,那就养殖呗?

由于海产鱼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对鱼类日渐增长的需求,水产养殖业越来越发达。但水产养殖也有自己的问题:大多数水产养殖其实是海水养殖。由于养殖密度太高,海虱和传染病问题非常严重,所以渔场常常需要用大量的杀虫剂和抗生素!

这些化学成分不但会残留在这些鱼体内、最后被我们吃掉,还会渗漏到海洋里,造成更大面积的破坏和污染。

所以你看,其实在养鱼这件事情上,环境问题还真不是无关日常生活的假大空。只要你吃鱼,别管是寿司刺身、贵州酸汤鱼、还是醋溜鱼片,环境问题还真就是你的问题。

正因为看到养鱼这件事用传统办法解决不了,Finless Food 才想到用科技做出人造鱼。他们的想法也得到了业内的认可和支持:Finless Food 今年刚完成了 360 万美金的种子轮融资,而且还和致力于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食物原材料公司 HIFOOD 有合作。

此外,Finless Food 也和世上第一个水产养殖加速器公司 Hatch 有深度合作,而 Hatch 的背后,正是传统水产养殖业。看来传统水产养殖业也意识到,要想让我们年年有“鱼”,只靠传统方法恐怕是不够的。

这次采访,小探唯一的遗憾是因为公司马上要搬到新地址,这个月他们并没有制造新鱼肉,所以小探想要尝一口人造鱼的心愿没达成,感觉错过了好几百美元!

不说了,小探要去买个麦香鱼解解馋了...

【责任编辑:夏紫】

声明:来源非IT商业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请尊重版权保留出处,一切法律责任自负。文章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频道精选
失血、裁员、股价暴跌:Meta 正在成为硅谷的泰坦尼克

失血、裁员、股价暴跌:Meta 正在成为硅谷的泰坦尼克

这一次,扎克伯格面临的困境,比过往任何一次都要更严重。过去一年,Meta的市值蒸发了60%,且这场下沉并没有“触底”的迹象。
Meta 元宇宙 资讯
胖东来也被东北农嫂“绊倒”,农产品销售的水有多深?

胖东来也被东北农嫂“绊倒”,农产品销售的水有多深?

一根玉米,不仅在直播电商江湖掀起一片浪,这浪还拍到了线下卖场。9月30日,东北农嫂与“胖东来召回8.5元玉米”双双登上热搜。
东北农嫂 胖东来 资讯
理想L8Pro版不够Pro 真正的One More Thing不是L7

理想L8Pro版不够Pro 真正的One More Thing不是L7

理想 L8 与 L7 都分别有 Pro 与 Max 版本,主要的差别在前者配备 SS Pro、AD Pro,而后者配备 SS Max、AD Max。正如前文所讲,如果类比 iPhone 的话,其实 L8 Pro/L7 Pro 并不够 Pro。
理想L8 汽车
前副总被监视居住,昔日“果链一哥”欧菲光近况如何?

前副总被监视居住,昔日“果链一哥”欧菲光近况如何?

还记得昔日的“果链一哥”吗?作为苹果产业链曾经的重磅企业,在2019年其手机摄像头模组出货量一度达到全球第一。在失去大客户苹果后,欧菲光现状如何?
欧菲光 果链 资讯
鹏鼎控股背靠富士康盈利大增有隐忧 “果链”上游还香吗?

鹏鼎控股背靠富士康盈利大增有隐忧 “果链”上游还香吗?

继出现了“被iPhone14收割的黄牛”、“iPhone14或成史上销量最差机型”等热搜,内容包括iPhone14跌破发行价、倒贴100元出、郑州富士康拆除iPhone14部分产线等,引发网友热议
鹏鼎控股 富士康 果链 互联网
蜜雪冰城们的瓶装水“混战”:讲水源、玩概念、掀起价格战

蜜雪冰城们的瓶装水“混战”:讲水源、玩概念、掀起价格战

传统食品企业、饮料企业、新茶饮品牌、互联网零食品牌等纷纷加入,大众消费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瓶装水之争。
蜜雪冰城 瓶装水 互联网
威马汽车亏损82亿、创始人沈晖年薪12亿上热搜,若上市失败或将

威马汽车亏损82亿、创始人沈晖年薪12亿上热搜,若上市失败或将

在日渐走低的营收状况与巨额亏损数额下,威马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晖的薪酬受到了多方关注。
威马汽车 汽车
G9上市不到两天更改配置单“二次上市”,何小鹏花2亿紧急增持

G9上市不到两天更改配置单“二次上市”,何小鹏花2亿紧急增持

无论是小鹏在G9上市不到48小时内通过火速更改配置单完成“二次上市”,抑或是何小鹏此次对小鹏汽车进行的股票增持,背后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小鹏汽车在竞争越加激
小鹏汽车 G9 汽车
黄光裕夫妇今年减持套现达9.6亿港元 以解国美燃眉之急?

黄光裕夫妇今年减持套现达9.6亿港元 以解国美燃眉之急?

近日港交所披露了国美零售大股东黄光裕夫妇在9月14日和9月15日的大手笔减持动作,两天操作了三次,卖出15.28亿股,套现2.95亿港元。
黄光裕 国美 互联网
趣店的动荡与不安:“切割”罗敏,为时已晚

趣店的动荡与不安:“切割”罗敏,为时已晚

经由预制菜风波,背负着巨大争议和“污点”的罗敏,似乎已经成了趣店转型的一大阻碍,比起业务调整,他的卸任传达出更多的信号。
趣店 预制菜 资讯

2017-2019 Copyright © IT商业科技网 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8040629号 豫公网安备110102003388号

技术支持:沿亮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