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币为缓解信任危机
既然Facebook建立自己的支付体系是公司发展的必然,那为什么一定要推出稳定币呢?
这就要从Facebook的“隐私门”事件说起了。2018年上半年,Facebook陷入数据泄露丑闻,这则数据泄露丑闻和美国大选有关。当时,Facebook被指控未经许可将5000万用户数据泄露给操纵美国大选选情的数据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这件事情使Facebook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Facebook股价大跌,跌幅度超过20%,Facebook市值直接缩水1230亿美元,扎克伯格个人的财富缩水168亿美元。
扎克伯格也宣布了公司产品的设计方向将在未来几年有所转变,从原本的“公开社交”:转型为“私密社交”。Facebook利用区块链发币,也被外界解读为Facebook想要利用区块链技术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这一行为也被指是Facebook自身的一场缓解决目前信任危机的“自救行为”。
众多互联网巨头高调入场
事实上,除Facebook外,加密支付+通讯系统都是不少巨头热衷的一个探索方向。
·在全球拥有大约3亿用户的Telegram或今年上线自己的区块链平台TON和流通于其上的加密货币Gram;
·提供端对端加密的应用Signal也要发Token,并称用手机号就可以转帐,大大降低用户保管和记忆地址的难度;
·据报道,蚂蚁金服区块链在近期会议上也提到,蚂蚁金服正在探索如何以“某种形式的代币”(some form of a token)在区块链上发行数字资产”;
韩国和日本最大的即时通讯应用Kakao和Line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传统的金融机构也没有闲着,摩根大通在今年2月份推出了自己的稳定币JPM Coin;6月12日,美国支付巨头VISA宣布推出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网络“B2B Connect”。它支持银行间直接交易,为国际金融机构进行跨境支付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