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特斯拉将在未来3到6个月内崩盘。”
对冲基金Vilas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约翰·汤普森在最新的投资报告中这样写道,与此同时,这家对冲基金正在大举做空特斯拉。
既然是对冲基金,又是做空,肯定要造点势头,不然还怎么赚钱,毕竟对冲基金要吃饭,投资者也要吃饭。
更重要的是,从特斯拉成立至今,最不缺少的就是看空,高盛,香椽、摩根史丹利、摩根大通都有相关论调,就好比有一种不看空特斯拉都不好意思在华尔街混的感觉。
有人看空,自然也就有人看多,但无论如何,特斯拉发展到今天,整体上来说表现还不错,除了一如既往的亏损,而这个亏损还要辩证的来看,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特斯拉的股东,还算是满意的和能接受的,不然也不会开出未来10年总共500亿美金的薪酬。
但这也不是说,特斯拉没有自己的问题。
Model 3量产真的不顺利
2013年8月份发布的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8月份,特斯拉总共交付5150辆Model S,同时产能提高25%,从每周400辆增加至近500辆。
此时,距离Model S首次交付,过去了14个月。
而在2014年8月第二季度的财报中,Model S的产量为8763辆,平均到每周,产能大概是730辆,同比提升46%,距离新品发布过去了26个月。
那么Model 3的表现如何呢?
特斯拉2017年11月发布的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Model 3的出货量为222辆,而在首次交付30量的7月底,马斯克的承诺是生产将按照8月份100辆,到9月份1500辆,再到12月份实现每月2万辆的节奏实现指数级增长,直到2018年交付完毕。
然而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Model 3的出货量为1542辆,考虑到Model 3近50万的订单量,暂且以生产多少出货多少计算,这意味着,Model 3每周的产能为375辆,距离上市过去了23个月。
对比一下,Model 3产能爬坡的销量明显不及Model S。
马斯克不仅没有让特斯拉完成预期目标,甚至可以说Model 3整体的量产非常不顺。
这种情况下,特斯拉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中表示,将Model 3车型的每周产量目标设定为到第一季度末时达到2500辆,到第二季度末时达到5000辆,是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
当然,悲观一点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质量比产能更影响口碑
产能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在这方面确实如投行所说的,特斯拉缺钱了。
但最为致命的,而且是能让马斯克焦头烂额的,可能来自于质量相关的问题,而这也是外界猜测Model 3产能无法上量的关键。
密歇根州一家名为“Munro and Associates”的公司率先曝出了Model 3在装配和表面处理方面的问题,包括面板之间的缝隙和门把手缺陷。
而在这之前,路透社也报道称,特斯拉汽车在流水线上组装完毕后,质检流程中一般都会发现问题,需要返工修理才能正式出厂。2017年10月的内部追踪系统数据显示,问题车比例超过90%,这一消息来自于9位特斯拉内部员工。
如此之高的出场返修率对特斯拉的产能而言,可以说是致命的,当然,这种说法毫无例外的被特斯拉否认了。
Model 3被爆出问题,源自于前几代车的瑕疵,部分Model S用户也曾反馈过发动机舱盖缝隙的问题,《消费者报告》更是曾在报道中指出,Model S电动车出现的绝大多数瑕疵均出现在行驶超过1万英里之后。在行驶超过1.2万英里(约合1.9万公里)之后,Model S的17寸触摸屏仪表盘会出现空白;无法接入大多数的功能;车顶出现嘎吱嘎吱的噪音;前行李箱开关出现问题等。
除了来自于Model 3的“质量问题”假说,特斯拉相关车型的事故频繁发生也容易让公众将其和质量联系在一起。
日前美国加州一辆Model X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一名司机身亡;2016年1月份,中国一辆特斯拉Model S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司机身亡;2016年5月份,德国一辆Model S发生交通事故,所幸无人伤亡;同样还是2016年5月份,佛罗里达州的一辆Model S发生交通事故,车主身亡。
综合最近几例比较严重的事故来看,不管是Model S还是Model X,损毁率都相当高,比起量产,这才是需要特斯拉重点关注并且公开细节数据的地方,以免外界将其和质量不过关,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联系在一起。
当然,如果按照实验室的结果,Model S和Model X的碰撞测试都是出色的。Model S是2014年唯一一款同时获得欧洲Euro NCAP和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五星最高评分的车型,而对于Model X,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给的也是满分五星。